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大众健康》(月刊)1985年创刊,是由中国健康时报主办的、一份面向海内外各阶层读者的家庭医学杂志,风格严谨,通俗实用,知识丰富,内容广泛,贴近大众,以解读者之疑、析患者之难为己任。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“双百方针”,理论联系实际,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,交流科技成果,促进学院教学、科研工作的发展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
主办单位: 健康报社

出版部门: 《大众健康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2-574X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11-1023/R

邮发代号: 2-234

出版周期 月刊

创刊时间 1985

出版地区 北京

出版地区 北京

订购价格 360.00

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大众健康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大众健康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  • 主办单位:健康报社
  • 国际刊号:1002-574X
  • 国内刊号:11-1023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:万方收录(中)
大众健康杂志2016年第12期文章
  • 我们为什么会变胖?

    肥胖在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.改革开放之后,随着经济的发展,我们国家的慢性疾病人群不断壮大.一般人眼里中国人是如何变胖的?人们这样回忆近30年的饮食变化:首先经济条件改善了,中国人从吃不上饭,到温饱,然后到小康.人们不再吃粗糙的黑面馒头、各种杂粮、野菜,而是精米白面等精细的粮食,肉类食物在餐桌上渐渐多起来.天天像过年(从前的普通中国人一般只有过年才有肉吃),于是开始发胖.......

    作者:伊美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你和炸鸡啤酒更配吗?

    友聚之时谈论多的话题莫不过是美食,哪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是朋友们爱分享的,又由于现在影视作品的盛行,也成了我们的谈资.进而使得朋友们都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,就是对影视剧中的美食完全没有抵抗,越看越想吃,对其中美食追捧的热度更是要赶超剧情本身.提到因为一部剧而火起来的美食当属当年那部叫做《来自星星的你》的韩剧了.......

    作者:蔡潇逸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饭前喝汤的习惯好不好

    “吃肉不如喝汤”、“饭前喝碗汤,胜过良药方”.中国自古就有汤水养生的习惯,特别是在南方很多地区甚至顿顿都要煲汤.聚会宴请,汤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饮食.但是,在享受美味的同时,人们可能忽视了汤羹中的隐藏风险.......

    作者:朱本浩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游客为何总爱“到此一留”

    今年十一长假,有游客到八达岭长城景区游玩,就发现有对情侣一边刻画一边拍照片,他们对其他游客的劝阻置若罔闻.前段时间的中秋节小假期,在北京房山怪石山景区的13处景观石上,我们竟然都能看到留名是“陈志成”的“到此一游”的红色涂鸦,于是,一场“寻找陈志成”的活动瞬间刷爆朋友圈.......

    作者:于瑛琦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你为何生气时爱摔手机?

    不久前,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股东会上,气愤之下把手机摔了.确实我发现拿手机泄愤的情况,在来谈者中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.这是为什么呢?从客体心理学谈起心理学发源于哲学,唯心主义哲学家柏克莱曾提出一个观点:存在就是被知觉.意思就是如何证明一个东西存在呢?只要能被我们知觉到,它就存在.譬如眼前的苹果被我们看见,那么它就存在.......

    作者:高浩容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万恶的传销,洗脑用的哪些招?

    作为一种社会毒瘤,除了扰乱市场秩序,破坏社会稳定,传销大的危害是腐蚀了参与者的思想,灌输了病态的三观,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社会功能,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洗脑”.特别是近年来盛行的各种“精神传销”,更是将培训市场弄得乌烟瘴气.结合一些见闻,笔者从心理学角度和大家聊一下这传销是如何“洗脑”的.......

    作者:邵辉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?

    我们都喜欢跟有趣的人做朋友.他们幽默、好玩、有主见、脾气好,总能给我们带来新鲜和舒服的感觉,就像是炎炎夏日吃了口冰镇西瓜一样,多数时候都很爽.反之,我们不喜欢无趣的人,死气沉沉、刻板呆滞、枯燥乏味.于是,我反问自己:我是个有趣的人吗?这个问题就问住自己了.......

    作者:丛非从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如何抵御“网络焦虑”的困扰

    近,国外研究发现“网络人格与现实差距越大,给人造成的压力越大,令人越容易焦虑、抑郁.”也引起人们更多思考.“网络人格”真的存在吗?网络时代如何走出焦虑的阴影?网络生活使大多数人有“网络人格”的印记人格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、思考方式,不仅包括性格,还包括信念、价值观、自我观念等等.准确来说,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,具有稳定性、系统性的各个心理特征的综合.......

    作者:徐东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什么样的人需要排查大肠息肉?

    一中年男性来门诊看病,述说近一月来经常腹泻、便脓血,并追问他是否患了结肠癌.经过肛门直肠认真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异常,后来嘱其做了纤维结肠镜检查,发现降结肠有一长1cm的息肉,病理报告显示“管状腺瘤”,于是病人更加紧张,非要问个究竟.......

    作者:范学顺 刊期: 2016- 12

  • HIV感染后急性期有哪些表现

    对于HIV感染后急性期表现,很多确诊的感染者并不重视.因为急性期表现对于指导治疗时机和判断今后生活质量、寿命长度等感染者关心的问题都不太重要,医生给出治疗依据更主要是根据病毒载量和CD4+T淋巴细胞计数.真正在乎急性期表现的是有过高危行为或者暴露史的,很多人想通过分析急性期表现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HIV.一旦在高危行为或者暴露后出现不适,会大大增加感染的可能性,也会增加很多人的心理负担.......

    作者:李侗曾 刊期: 2016- 12